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我們是靠結果生存,不是靠理由生存,沒有結果我們不能生存。
一個企業倒閉了,人們不會因為這個企業這里或那里的客觀因素,而不承認它的倒閉,同樣,一個項目失敗了,市場不會因為這個項目的執行者這個或那個原因而給予原諒并改寫這個結局。假如結果是失敗,那么不論你付出了多少的努力,不論你遇到了怎樣的客觀因素,失敗就是失敗,除了失敗什么也不是。
結果第一,理由第二!在工作中如果沒有達成你想要的結果,即便你付出了再多的精力,再大的投入,結果仍然是零。這是一個需要效益需要利潤的時代,而不是一個光靠苦干蠻干就能成功的時代,因此一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也不值得提倡和仿效。反推,為了達成工作中的目標,要設計好實施的方案,而為了保證這一方案真實而有效地得到貫徹,還需要制定嚴謹的制度來給予保障,因此執行就顯得相當重要了,而一切執行都要是為了達成結果才得以稱之為“執行”,一切未最終達成結果的執行,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執行,都是南轅北轍,都是徒勞無功,都是白費力氣。
結果第一,理由第二!工作上,當你做不出一個好結果的時候,你還有什么資格去談理由?就算你的理由一大堆,在一個沒有結果的情況下,你認為你的理由還有一點點說服力嗎?肯定沒有!借口,只是人們借以逃避問題的一種方式,失敗的時候,我們習慣給自己找借口,然后不去面對、不去解決;迷茫的時候,我們習慣給自己找借口來躲避現實,然后不再堅持、不再奮斗。其實每件事情,如果你要去找借口都能找到,但這樣借口就成了你面對一切過失和錯誤的盾牌,而我們的責任也隨著借口的找到而煙消云散,其實這只是你心理平衡了,長期以往,你只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而行。因為有了借口,我們害怕失敗,我們過多的寬恕自己,以至于那么多的錯誤在時間的流逝中被掩蓋了,再妙的借口對事情本身是毫無作用的。有了借口,就有了退卻的千萬種理由,因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曾經看過一張圖片,是以前的高考作文題,圖文大意是:有一個人挖水井,挖了很多,結果都沒有挖到水,原來是他挖到一半以為沒水,便放棄了,就去挖下一個地方,挖到一半又放棄了,這樣雖然挖了很久,也累的筋疲力盡,仍然沒有挖出水來,最后他嘆了口氣說:這里的地下沒有水了!看著圖畫,我不禁笑了起來。其實,不是地下沒有水,而是因為挖井人沒有耐心、沒有韌勁,不去尋找成功的方法,卻在為自己的失敗找理由、找借口。如果那個挖井人再努力地向下挖,就會挖到甘甜、清涼的井水。我不禁為沒有成功的挖井人感到惋惜。
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時候像挖井人一樣在努力著,但又像他一樣地無法正視失敗,只是在為自己的失敗尋找理由。當我們不成功時,我們很少認真地去尋找自己的內在原因,而把各種原因歸于天,歸于地,歸于人,歸于命。一旦養成找借口的習慣,你的工作就會拖拖拉拉沒有效率,做起事來就往往不誠實,這樣的人不是好員工,時間長了就會被淘汰。在工作中,不要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有了隱患我們去處理,出了問題我們去整改??傊覀円氡M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工作任務去找理由,只要我們有一顆敬業、責任、服從和誠實的心,有堅定的執行能力,就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干好。遇到挫折,無論怎樣尋找借口,最終都是徒勞無益的,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調整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拋棄找借口的習慣,你就會在工作中學會大量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借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
章丘思銳佳順物流有限公司 魯ICP備2020045020號-1